守护星星的孩子,微脉数字疗法助力孤独症诊疗

2021-05-25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和孤独症都泛指一系列复杂的脑部发育障碍。这些障碍从不同程度上描述了一个人在社会互动、语言及非语言交流以及重复行为上的困难。孤独症儿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现状:家庭干预缺位、治疗费用高企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200万的孤独症儿童,且还会以每年16万人的速度增长,但由于大众对普遍对孤独症认识不足,以及国内相关医疗干预资源的紧缺,导致孤独症儿童从发现可疑症状到接受干预治疗的时间平均需要1年。同时,大部分家长也缺少孤独症家庭干预技能,使得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在家里无法得到持续的干预。

与此同时,高昂的康复治疗费用,也让不少家长望而却步。资料显示,国内儿童孤独症康复机构普遍收费为120-500元每半小时,患儿家庭每月治疗费从近8000-10万元不等。尽管国家有一定的康复训练补贴,但这对多数家庭依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疗法被寄予希望。作为数字医疗的细分领域,数字疗法是一种基于软件程序的疗法,为患者提供循证治疗干预以预防、管理或治疗疾病。

诊疗机遇:AI技术持续干预,疗效验证优于传统治疗

近期,由微脉开发的一套孤独症家庭干预数字疗法方案便备受瞩目,该数字疗法通过运用AI技术,基于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结构化干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逐步向家长推送个性化训练内容,包括模仿训练、动作训练、社交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自理训练、感觉训练等模块的示范课程,并分步教授家长家庭干预的技巧与策略。

家长根据示范课程与患儿进行为期每天2小时以上的康复训练,从而将干预贯穿于孩子平时的生活起居与游戏学习之中,并且每个月AI均会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下个月的干预方案,提高、维持或者降低课程难度。

同时,除了关注孩子本身,孤独症家庭干预数字疗法也关注其他家庭成员的状态,为他们提供不良情绪和睡眠问题的筛查与支持,必要时家庭成员也能通过软件直接获得治疗团队的帮助。

目前,微脉开发的儿童孤独症数字疗法方案已经通过临床循证医学验证有效,且效果可能优于传统治疗。某省儿童医院以招募的70名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后,研究数据显示,经过12周孤独症家庭干预数字疗法治疗的观察组ATEC评分从96.9±7.04降至84.14±7.00,ABC评分从80.74±5.03降至71.77±4.19,而接受传统干预治疗的对照组ATEC评分从95.49±7.23降至90.91±5.51,ABC评分从80.26±5.97降至76.40±5.19。

数字疗法优势: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多学科覆盖

相较于传统的线下干预模式,微脉开发的儿童孤独症数字疗法方案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帮助孩子在清醒的情况下时刻处于干预训练中,使干预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干预,显著改善了患儿病情。同时,孤独症家庭干预数字疗法也大幅减轻了传统模式下治疗师的工作负担,不再需要全程介入患儿干预治疗,只需负责督导干预的实施过程,系统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干预方案并推送相应课程,而干预的实施者变成了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同步减少了家长对治疗师的依赖性,实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目前,微脉儿童孤独症数字疗法已经与数家医院展开前期合作,并开展临床试验。

据了解,儿童孤独症数字疗法方案系基于微脉自研的“微脉e访”数字疗法平台开发而成。现依托“微脉e访”数字疗法平台的平台服务能力与垂直数字疗法产品研发能力,微脉已与全国多家医院合作,开展数十个专科专病的数字疗法实践和验证,其在研的数字疗法产品涉及睡眠、高血压、糖尿病、孤独症、多动症、运动康复等多个领域,覆盖了疾病的预防、管理、治疗全流程。

此外,“微脉e访”数字疗法平台现已向所有数字疗法企业开放服务能力与渠道能力,通过链接院内EMR和用户RWD,共同促进国内垂直疾病领域数字疗法生态的完善。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